些日同杜元帅的战场上,我四弟一个时辰前被都督射杀,这般情况下,外臣自然是不好投降的,不然泉下无颜见父亲,也不能见舍弟。”王烨一愣,这倒真是血海深仇。
“不敢耽误都督时间,此来也非是为争论是非,没有兵败自刎,乃是有言语想与都督说。”
“请讲。”
“一者高丽百姓实际并无多少家国念,只要分些粮食,土地,他们自然会是都督治下良民,不求都督一视同仁,最起码还请把他们当做都督治下百姓。”
“嗯~”王烨点头,这倒是相对忠恳的建议。
“二来对高丽权贵,只求都督莫要赶尽杀绝。”
这次王烨没有点头,只是看着尹彦植。
“外臣孟浪了,最后只求全尸。”尹彦植神色一暗,求的是高丽权贵,却是过分了,唉,只想自家儿子能平安长大罢了,只希望覆巢之下,能留一分血脉~
“看你的样子也是个怕疼的,我其实也怕疼。我杀人不少,抹了脖子实际不会立刻就死,他们大部分是血呛进鼻腔,然后憋死的,大概得死半柱香,很痛苦的。”
尹彦植一笑,问道:“有没有,相对没那么难受的死法?”
问的很怂,但是其意甚坚,王烨沉默片刻,真的是越看越顺眼啊,可惜了。
“杀的人多了,倒是总结出来一些经验,锤子砸脑袋虽然看上去吓人,实际倒是死的最没有痛苦的死法。”
“那便请下手的时候砸的准些。”尹彦植笑道。
“难得看你顺眼,真不能降?”王烨问。
“只求速死!”尹彦植叉手道。
“倒是不用锤那么血腥吓人。”王烨走近前,举起右手,“君子不临以斧刃,我力气足够大,一巴掌拍脑袋上也能震死,这般死起来想来应该不痛苦。”
“既如此,谢过了~”尹彦植道。
“不客气~”
“砰!”
声音有些沉闷,王烨估计的很准,这么死的确实没有痛苦,除了倒地之后还有些抽搐之外,不过那应该是无意识的抽搐,应该是已经没有感觉了。
沉默片刻,王烨道:“尽快肃清城内反抗,明天日出之前,我需要看到一个稳定下来的清州城。”
“喏!”
明天日出之前稳定下来,翻译一下,就是今天晚上把所有该杀的人杀完。
······
九月十五的时候,王烨看到的就是一个彻底平静下来的清州城,中间耽误了一天,不是为了杀人,而是整备城防,还有就是让这些城中的百姓相信梁山不杀人了。
王烨清州城巡视了一圈,弄死了十几个刺客之后,王烨就打算出去了。
这世上总有些人头比较铁,也比较讲究忠义,他们很多实际不是为高丽报仇,而是为了某个人。
有些人,就是能让人愿意不计生死的跟着他,就像尹彦植那种人,有百十人愿意给他报仇,王烨都信。
为了不给新任清州知州添麻烦,王烨选择了到城外军营。
天辉军留下两营正卒协助守城,然后就把清州交给了吕好问。
王烨外公韩忠彦娶得的是吕公弼之女,吕公着长子吕希哲,吕希哲生子吕好问。
嗯,吕公着是老三,吕公弼是他二哥。
这么算下来的话,王烨跟吕好问也都是八竿子勉强打的着的实在亲戚。
“舅舅一路辛苦。”就这种关系,能把王烨给绕成黑线圈。
本着娘家亲戚都是舅舅的原则,就这么称呼了,不差辈就行。
吕好问也是一愣,这称呼倒是挺别致的,只是~
罢了,称呼亲戚总比称呼其他的亲近些吧,端的是少年得志之英主啊。
“烨哥儿一路披荆斩棘,才是辛苦。”吕好问道。
“缪赞了~”王烨笑道,对吕好问这个名字,王烨是从网络小说上看的,那本邵宋的小说,吕好问是中流砥柱般的宰相人物。
不然的话,王烨又不是研究宋史的,能有多大的储备,知道这么些人物,倒是对水浒能打的什么504大武评更懂一些。
既然都说这人牛逼,王烨也就信了,反正是个人才,总比自己从河北灾民中选的那些靠谱吧。
而对于吕好问来说,对王烨的了解除了来自王韩氏那里看似贬低实则显摆的叙述之外,更多的是自己看的。
通过做的事情去看一个人,比如济州岛。
如果形容一下吕好问看到的济州岛,那就是:
“官清吏明,群臣守职,上下相安,家给人足,仓廪有余,天下治平,四民安居。”
如果天下都是这样,作为儒家门生,端的是虽死可矣。
吕好问的一生总结来说~
嗯?
总结早了,老夫今年才五十岁,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愿为这太平盛世,添砖加瓦,再奋斗二十年!
宗泽比老夫还大了四岁,如今不也是在济州岛干的
第230章 强,即是正义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